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
收好这份农业生产防汛攻略
关键时刻能降低生产损失!
一、玉米
1.及时排涝。对于低洼、积水严重的田块,要及时清理田间排水沟渠,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避免沤根现象发生。
2.整理受损植株。涝灾排水完成后,要对玉米进行修剪、扶正工作,并去除病残叶,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抢种补种作物。如果田间积水时间较长,出现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缺苗严重的及时抢种其他作物。
二、蔬菜
1.加固设施。对于设施栽培的蔬菜,应及时闭棚防风,可在大棚外侧加设网绳进行固定,提高蔬菜大棚的抗风能力;如果风力过强,需当机立断割膜保棚;于棚内无作物的设施,应及时收起棚膜泄风;而对露地栽培和棚架栽培的蔬菜,则要加固支撑,防止倒伏。
2.疏通沟渠。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暴雨淹没田块;对于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要用抽水工具排水,尽量减少受淹时间。
三、畜禽
(一)排查安全隐患。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信息,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提前加固畜禽栏舍及附属设施;检查养殖场内的用水用电情况,确保供水管道正常运行,畜禽饮水安全;固定好用电线路,防止风吹断或雨水浸泡导致漏电,并对损坏部分进行绝缘处理。
(二)加强粪污处理、贮存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彻底清理或疏浚养殖场排水系统,提前清空污水池。必要时为贮液池等加盖临时雨棚,防止粪污满溢或漏排,严禁养殖污水直排或偷排。
(三)落实临时安全备用场所。将低处的生产设备、劳动工具等转移至高地。预先规划转移路线,遇紧急情况迅速组织人员及畜禽转移至安全区域。
(四)储备应急物资。洪灾地段的养殖场应储备土石料、沙袋、麻袋、水桶、水泵、铁锨等防洪物资,以及饲料、农用柴油等生产应急物资;同时准备好抽水机、应急照明、动物防疫消毒液和应急疫苗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灾后恢复工作。
(五)加强饲养管理。
1.保持畜禽圈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干燥整洁,为畜禽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台风后需加强通风降温,确保饲养条件达标。
2.合理堆放饲料,避免受潮变质。饲喂前严格检查,杜绝使用霉变饲料,防止畜禽中毒。在保障饲料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量添加抗应激剂和免疫增强剂,提升畜禽营养水平和抵抗力。
3.密切关注灾后水源卫生状况,加强水源消毒工作。受污染的水源应使用漂白粉(每吨水2—4克)等消毒剂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清洁安全,防止疾病传播。
(六)全面消毒灭源。
1.对过水地带的畜禽生产场所、周边环境及生产工具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如畜禽圈舍、运动场、屠宰场点等,需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2.要做好畜禽场的隔离工作,严禁灾后到外地调入畜禽,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饲养场,严防动物疫病传播。
3.加强媒介生物的控制和消杀,对虫媒疫病易发区域的养殖场及周边环境喷洒杀虫剂。
(七)强化免疫和疫情监测。对其他畜禽传染病,要根据疫情动态,按要求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发现疫情及时报告,果断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八)切实加强自我保护。灾害期间和灾害发生后,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尽量把员工安排在建造比较牢固的生活区,工作人员要穿好防护服,养成勤洗手、勤消毒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