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MB29655271/2024-00294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农业农村局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 第401号提案的答复函 |
薛晓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大文章的提案》(第40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打造“土特产”链条,推动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立足区域自然资源,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马铃薯、山地苹果、大漠蔬菜、羊子为主导,以小杂粮、中药材、肉牛等为重点的“4+4+X”现代农业体系。为加快我市农业优势特色全产业链培育,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特制定《关于榆林市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意见》。
在稳固粮食生产基础上,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创新驱动,联农带农,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纵向拓展农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横向拓展农业新功能、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各县市区围绕市上确定的重点产业链和县域农业首位产业,集中资源要素,重点培育1-2个农业全产业链。 靖边县被认定为陕西省马铃薯产业链典型县、神木市被认定为陕西省肉牛肉羊产业链典型县横山区被认定为陕西省畜禽肉类产业链典型县、米脂县被认定为陕西省杂粮区域特色产业链典型县。
二、聚焦“土特产”优势,促进南部县区产业振兴
按照我市出台的《关于推动南部县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各县市区选准定好优势特色产业:绥德县重点发展山地苹果和红薯产业;米脂县重点发展小米和山地苹果产业;佳县重点发展红枣和高粱产业;吴堡县重点发展空心挂面和青梨产业;清涧县重点发展红枣、和牛以及黑毛土猪产业;子洲县重点发展中药材和超细绒山羊产业,南部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举全县之力推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加快区域性加工园区建设。苏陕协作、区域协调(振南)等资金要向农产品加工园区倾斜,重点支持米脂小米、子洲超细绒山羊等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工业化、多元化、高端化发展。
二是加强农产品功能性食品开发。重点加强米脂小米、清涧红枣、子洲黄芪等药食兼用、养生养颜的功能性产品研发。加快杂粮饼干、小米锅巴、黄芪精、红枣饮料等特色产品生产。大力发展肉羊、肉牛、土猪、佳米驴等预制菜产业,支持羊肉面、羊杂碎、酸辣粉等陕北特色小吃工业化生产。
三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南部县每年创建1-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连点成线,积极谋划打造山地苹果、小杂粮等国家级产业集群、陕西省中药材跨县域市级特色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建设(已经列入陕西省《关于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之中)。
三、提炼“土特产”文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突破
榆林山地苹果实施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米脂小米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在北京成功举办榆林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和米脂小米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品牌标识、口号和包装,加快品牌推广应用。全市两家授权企业的产品荣获第七届中国好苹果博览会暨中国好苹果大赛2023总决赛银奖。横山羊肉实施了省级农业品牌提升工程,横山羊肉品牌亮相中国—中亚国家峰会。子洲黄芪、靖边胡萝卜等品牌也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品牌影响力获得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市累计培育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2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品牌1个,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级特优区5个,省级农业品牌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两品一标”等认证农产品超350个。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小切口突破、项目化承载、可视化推进”的原则,分产业、分领域制定促进“土特产”振兴的支持政策,起草完善《关于促进南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发展适度规模化种养殖,抓好良种繁育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细落到位,做好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大文章。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