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29日,榆林市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在榆阳区铂伦帝诺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主办,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办,来自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靖边县、定边县农技(牧)中心,科研机构、种植大户等50余人参会,共商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大计。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宫向华同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线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彭德良老师,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志杰老师,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陕西省植物线虫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带头人李英梅老师到会指导。
会议通过“实地观摩+技术培训+交流研讨”形式,推动关键技术落地见效。28日下午,参会人员先后赴榆阳区小纪汗镇、岔河则乡,实地观摩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防控技术试验基地及陕西大地集团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直观感受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成效与应用潜力。
29日上午的室内培训环节,彭德良老师围绕“作物重大线虫病害发生与防控”作专题报告,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常青老师围绕“腐烂茎线虫识别鉴定与防控策略”作专题报告,并系统解读2025年最新试验成果,试验表明药剂处理防治效果优于生防菌剂处理,其中噻唑膦土壤处理+氟吡菌酰胺拌种+苗期滴灌氟吡菌酰胺效果最佳,防效达80%。随后,彭德良老师、陈志杰老师、李英梅老师,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渔业发展科负责人王科,市农业技术中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副科长赵艳群,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靖边县、定边县等县(市/区)农技中心分管领导、技术骨干以及种植大户代表依次交流发言,分享经验做法,剖析难点堵点,现场气氛热烈。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春燕作总结讲话,强调病虫害防控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振兴的“生命线”,要求各地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速成果转化,构建“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种植主体”协同机制,确保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她提出,要狠抓腐烂茎线虫等重大病害科技攻关,推广抗病品种、绿色生产、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同时强化市县联动、政策支持,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