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秋阳洒在梁家沟村的文化广场上,把青砖地晒得暖洋洋的。10户人家的代表胸前别着红绸花,手里攥着崭新的爱心超市积分卡。风一吹,红绸花轻轻晃,台下村民的笑声和掌声混在一起,像刚开坛的米酒,酿着一股子甜丝丝的热乎气。这场模范家庭评选,让平日里低头干活的庄稼人,成了全村人眼里的大明星,更让文明二字成了村民嘴边最鲜活的话题。
“真没想到能被大家选上,咱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获奖家庭代表白九娃搓着双手,脸上带着腼腆的笑。他家因“孝老爱幼”入选——多年来,夫妻俩悉心照料家中两位高龄老人,把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邻里眼中的标杆。当被问起经营家庭的秘诀,他朴实地说:“哪有啥秘诀?老人舒心,孩子懂事,邻里处得像家人,日子自然就顺了。”另一户因勤劳致富获奖的常世斌则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从前总觉得种地没奔头,后来跟着邻村学新技术,搞起了生猪养殖,不仅自家收入涨了,还带动几户乡亲一起干。”她手里的积分卡闪闪发光,“这积分能换日用品,更重要的是,这份荣誉让咱觉得,好好干真能活出价值。”
村党支部书记梁世山站在领奖台旁,看着热闹的人群,眼神里满是欣慰。“评选不是目的,是想让大家看看,文明不是喊口号,而是藏在扫干净的院子里、对老人的一句问候里、帮邻居的一把力里。”他告诉我们,为了让评选公平公正,村里严格走了村民推荐、小组评议、村委会审核的程序,从爱党爱国到团结邻里,十个评选维度全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
谈及下一步计划,他提到了“红黑榜”和“积分制”:“红榜晒先进,黑榜敲警钟,积分能换实惠,就是要让群众觉得文明有用、文明光荣。文明搞上去了,乡村振兴才有精气神。”
围观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题离不开向模范看齐。“白九娃照顾老人是真用心,我家也有老人,以后得多向他学。”“常世斌的生猪养得好,改天得去请教请教。”一位年轻村民笑着说:“以前觉得‘模范’离咱远,现在才发现,他们就是把平常事做好了。咱也努努力,说不定下次红榜上就有咱!”话语间,是藏不住的干劲。
夕阳下,梁家沟村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墙上的文明标语格外醒目。这场评选活动像一粒种子,把学先进、争先进的理念种进了村民心里。正如驻村第一书记所说:“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当文明成了习惯,当榜样就在身边,这座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