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庄乡学庄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盛夏时节,在学庄乡学庄村,院落规整、绿树成排,人居环境清爽有序。村民徐莉清洗厨卫时,污水顺着管道流走。这一改变,源于集镇污水管网的铺设。同时学庄村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从收集、净化、排放的同步治理。
学庄乡学庄村村民 徐莉:“以前我们这儿没下水,臭烘烘的。现在我们有了下水,街面都干干净净的,用水也很方便。”
维护乡村环境,关键在于长效治理。学庄乡学庄村创新建立“小院+”党员分片包联与“门前三包”治理模式,以5至10户院落为单元,开展扫庭院、扫巷道、清垃圾“两扫一清”活动;同时,村里建设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引入企业承包环境卫生工作,负责公共区域日常清扫,形成“村民自主+专业管护”的联动模式。
学庄乡学庄村党支部书记 郭浩:“今年来,我村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对我村卫生进行定期清扫,特别是对死角垃圾进行重点清扫,从而使得我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在让村庄“面子”整洁的同时,学庄村更注重“里子”的提升。学庄村秉持“多用心思少花钱”理念,强化宣传引导,通过设置垃圾分类制度牌、红黑榜及公益广告等,提升农户垃圾分类意识。同时改造完成40户农房和130座户厕,新建文化墙2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村庄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 2025年,学庄乡学庄村获评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如今,学庄村正循着“千万工程”路径,向着生态美、产业兴、生活美的和美乡村迈进。
学庄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孟珍:“下一步,我们将以清死角、提品质、聚合力为重点,集中攻坚卫生死角和乱堆乱放的问题,深化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督导。让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真正实现村村宜居,户户洁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