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官方网站! 登录 注册 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
米脂印斗镇“红黄旗”评比制度与“123”工作法双轮驱动 点亮美丽乡村 交出亮眼答卷
信息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马龙 刘航 时间:2025-09-25 08:20:40

近年来,米脂县印斗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红黄旗”评比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人居环境整治“123”工作法,以党建引领号召群众共建共享和美家园,以督查考评解决群众人居环境急难愁盼,以奖励激励促使群众自行开展卫生整治,努力实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提高。

促发展,党建引领强根基

印斗镇将党建引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包片领导具体抓、各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责任体系,逐步构建党政主导、上下联动、统筹协同、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同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纳入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局面。

在聚焦难点突破方面,该镇持续推进厕所改革,既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又将粪污转化成了有机肥,完成农村厕所改造838户,新建多处化粪池;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统一处理体系,配备多名保洁员、垃圾转运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显著。

聚合力,督导志愿促整改

在环卫督导方面,印斗镇成立了一支环卫督导队,巡查员每月在分管片区开展徒步巡查行动,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也进行“交叉检查”,避免“自家查自家”的宽松化问题。同时,还明确扣分标准与整改要求,确保互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各村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动共治”。今年以来,该镇在督导过程中共发现55处卫生死角,目前全部得到有效治理。

另外,组织志愿服务队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有力举措。该镇由镇村两级干部、各村四(五)级长组成绿色志愿服务队,每周为辖区内孤寡老人、特殊户提供环境卫生清扫服务;每月集中清洁1条农村公路,每季度开展1次“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集中整治行动,清理垃圾堆和垃圾坡、整治杂物乱放点、拆除残垣断壁、治理生活污水、规范畜禽养殖,确保人居环境整治零死角、全覆盖。据统计,今年全镇累计清理垃圾堆放点143处,拆除危旧房屋1处,整治杂物乱放35处。

树新风,三好机制显成效

严格制度执行。该镇出台“红黄旗”评比制度,按照“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总结”管理模式,对全镇29个行政村逐一考核。依托管养保洁员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一周一巡查,半月一抽查,一月一检查”考核模式,对全镇94名管养保洁员进行集中考核,最终确定“彰先励后”对象,确保各村、各保洁员在“比学赶超”上下功夫,在“取长补短”上促提升。今年以来为卫生“红旗”村及“黄旗”村累计发放了550个垃圾桶,并对46名环卫员进行绩效奖励和38名环卫员进行绩效扣罚。

强化责任担当。该镇定期召开专题会对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聚焦镇域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整治难点、痛点问题,重点对主干道路、村内河道、农户庭院等分别制定卫生标准,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全面实行“包片领导负责片、村党支部书记负责村、四(五)级长负责包抓户”的包保制度,将责任细化至最小单元,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层层落实夯责任”齐抓共管的人居环境整治格局。

选树先进典型。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实地走访、村组推荐、集中评议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最美公路”“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先进典型。目前,该镇共评选出13户先进典型,其中“文明家庭”6户,“最美庭院”7户,覆盖全镇9大片区。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方式,依托村广播、垃圾转运车大喇叭、宣传手册等载体,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优秀典型宣传推广工作,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农村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