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丰收喜悦遍佳县。秋分时节,佳县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机演示展现现代农业效率、农事竞赛趣味横生、“五红”特产琳琅满目、电商直播助农热销……农民成为节日主角,丰收氛围浓厚。这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佳县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成果的集中展示。
农业提质,特色产业焕发活力
佳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多元发展。“佳县红枣”获地理标志认证,年产值超15亿元;高粱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手工挂面、山地苹果、生态养殖等齐头并进,六大农业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一村一品”格局日益完善。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自动收枣机、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广泛应用,建成高标准农田12.1万亩、高效旱作节水农业4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55.2%。自主研发的机械化全膜深沟探墒播种技术获省级奖项,有效助力抗旱增产。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红枣、高粱、红薯等“佳字号”农产品屡获荣誉,8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佳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农民增收,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佳县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社会化服务解难题。构建“政府补费用、部门强指导、企业保订单、主体供服务、村集体搭桥梁、农户愿托管”的“六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47家服务组织配备农机366台,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收入渠道不断拓宽。通过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紧密联结农户与主体,带动农民增收。预计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6700元以上,同比增长7%。公共服务优化升级。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医保应保尽保,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91家,覆盖近九成村庄。饮水安全、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乡村焕新,宜居宜业绘新卷
佳县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家园。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5%,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至43.9%,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54处,供水保障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道路、电力、网络全覆盖,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加强“三资”监管,推广“陕农经”平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更规范、更透明。乡风文明深入人心,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佳县正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面貌,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