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廿里铺镇韩家硷村以党建为引领,按照清涧县“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三大发展战略,结合本村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效益等因素,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功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从荒山到杏林,集体经济实现美丽蜕变。2025年帮扶单位陕西燃气集团投入资金12万元,在韩家硷村坡洼地打造红梅杏实验基地,由村集体流转土地,按照标准化要求完成红梅杏栽种、施肥、修剪等管护工作。另外,在集体川坝地打造黄花菜种植试点,栽种2万余株黄花菜,实现了“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双向目标。
秋日的韩家硷村山坡上,红梅杏树苗随风轻摆,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浇水。据村民惠小强说,过去这里一片枣林地,长时间无人打理现已变成荒山,今年村集体利用帮扶资金流转农户枣林20年,栽种了400余株红梅杏种苗,并完成了坡洼地平整工作、配置了水井和管泵,实现了引水上山,不仅让荒山变绿,更承载着全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希望。
“以前是荒山,今年栽了红梅杏树,现在我们浇水、锄草、打药,一天能挣200块,等杏树挂上果卖了还能分红。”惠福龙充满期待。
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难题,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商量并外出交流学习,结合当地土地优势,引进优质红梅杏树品种。村党支部书记惠振和表示,选择种植红梅杏,是因为它耐旱、挂果快,市场前景好,今年我们创新流转农户闲置林地打造一片红梅杏,如果试验成功可以继续扩展。
红梅杏基地和黄花菜种植试点盘活了闲置土地,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本年度为基地浇水4次,打农药5次,锄草6次创造出临时务工岗位150人次,直接带动在家农户务工增收近3万元。下一步,韩家硷村计划继续延伸产业链发展休闲采摘、乡村旅游,让红梅杏树成为村民和集体的“摇钱树”。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韩家硷村在陕西燃气集团的帮扶下,围绕“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做文章,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发力,促进产业配套与升级,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