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
咨询农业设备应用
稻田养蟹引关注
农机展示
直播活动
春华秋实硕果甜,塞上榆阳庆丰年。9月23日至24日,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榆阳区主会场活动,在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瑞丰生态庄园举行。
活动期间,榆阳区紧扣“农民主体、下沉基层、城乡共庆、文化根植、简朴务实”原则,精心组织农村集体经济分红、农产品实物展示、乡村趣味运动会等多元活动,全方位展现了榆阳“三农”发展的辉煌成就,更让农民群众成为节日的绝对主角,在欢歌笑语中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与振兴的希望。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全面展示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分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组织动员全区上下肯定成绩、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推新时代榆阳高质量发展。”榆阳区委副书记王新刚表示。
产品荟萃展风采 直播助销拓市场
榆阳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丘陵沟壑区,131.9万亩耕地孕育着丰富的农业资源,35.5万农业人口在此深耕细作。近年来,榆阳区锚定农业强区目标,构建“4+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肉羊、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丰收节的农产品展示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的农产品展区人头攒动,来自各乡镇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着自家的“拳头产品”集中亮相,从新鲜果蔬到加工食品,琳琅满目,吸引着群众驻足品尝、咨询选购。
在孟家湾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的展位前,负责人苏林平正忙着给大家切美都西瓜:“我们的西瓜种在大棚里,榆阳区昼夜温差大,长出的瓜皮薄、肉厚,咬一口酥脆甜润,水分特别足!”他介绍,目前已带动2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常年吸纳80余名村民务工,一棚西瓜平均产量5000斤,主要销往江西、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今年行情好,乡亲们的收入又能涨一截!”围在展位旁的群众品尝后纷纷赞不绝口。
另一边,榆林专唛味商贸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也挤满了人,负责人高光飞手持袋装面粉向大家介绍:“我们的面粉用的是传统石磨工艺,不添加任何配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蒸馒头、擀面条都特别香!”他说,公司既有30%的自种小麦基地,也收购周边农户的粮食,既保证了品质,也让乡亲们的粮食有了稳定销路,“我们的小麦面粉这会儿正在通过直播售卖,已经有不少网友下单了,这就是对我们产品最大的认可。”
马合农场的展位前,场长常维刚正热情地向群众推介新推出的金耳黄芪杂粮羹:“这是我们结合榆阳特色杂粮和黄芪资源研发的新产品,营养均衡,冲泡方便,特别适合注重健康的人群。”他介绍,马合农场近年来聚焦菌类种植和金耳培育,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榆阳农业的多样性与高品质,更搭建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展区内还设置了直播带货专区,网红“潇洒路”等主播面对镜头,向全国网民推荐榆阳好产品:“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榆阳的沙地马铃薯,粉糯香甜,现在下单还能享受优惠……”直播间里订单不断,让榆阳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特色推介添活力 先进引领聚动能
“沙盖妹,手艺强,老坛渍菜酸又香;伙场院,产业旺,农民增收喜洋洋……”在“榆阳好产品及伙场庭院特色产品”推介环节,芹河镇的“头雁”带头人与乡镇干部组成的表演队,打着快板走上舞台。节奏明快的唱词、接地气的内容,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也让伙场庭院经济的成果深入人心。
随后,各乡镇负责人轮番上台“带货”,亮出家乡的“特色名片”。
鱼河峁镇镇长谢彦军走上台,用朗朗上口的话语推介家乡:“生态宜居赛西沟,百鸟齐鸣筑新巢。山地苹果脆甜爽,儿时味道涌心头。水点豆腐原料好,千亩基地在咱鱼河峁。闲置土地再利用,药材盘活创收益。咱们镇的好东西不止这些,接下来还会继续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让更多人吃到鱼河峁的好产品,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
马合镇副镇长曹向斌则自豪地介绍当地发展成果:“近年来,马合镇持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我们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榆乌路沿线伙场经济建设受到广泛认可,马合通用机场还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今天借着丰收节的平台,希望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马合的种养经济、伙场经济和低空经济,让马合的农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农户靠着好产业增收致富!”
镇川镇副镇长张国强推介的镇川干炉更是勾起了大家的乡愁:“这是我们镇的百年非遗美食,用传统工艺制作,酥脆咸香。现在通过包装升级,它不仅是家常零食,还成了馈赠亲友的伴手礼。接下来我们还会挖掘更多非遗美食的潜力,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也让更多人通过这些美食认识镇川、记住镇川。”
榆阳“三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无数奋斗者的默默付出。当天,主办方对“三农”领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大河塔镇房崖村的房利平荣获“全区社会化服务带头人”称号。“拿到这个荣誉,既高兴又觉得责任重大!”房利平激动地说,近年来他牵头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为周边农户提供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以前农户自己种地,又累又没效率,现在我们统一服务,不仅每亩地能节省成本,还能提高产量,大家都夸这样的服务实在!以后我会继续把合作社办好,带动更多乡亲轻松种地、稳定增收。”
“良种”与“良机”的展示,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良种展区,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优质种子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品种特性:“这是我们培育的V8马铃薯种薯,抗病性强、产量高,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还有榆单896玉米种,耐旱耐贫瘠,特别适合榆阳的气候……选对种子就是丰收的第一步,大家有种植疑问随时来问我们!”
而在现代农业机械展区,国内外先进农机具、南部宜机化小型设备、植保无人机等依次陈列,宏越机电公司董事长王培杰正给咨询的农户介绍:“这款小型耕整机,特别适合南部丘陵地区地块小、坡度大的特点,操作简单,还能享受不同程度的农机购置补贴,算下来农户自己花不了多少钱。”他还现场演示了设备的操作,灵活的作业方式引得农户们纷纷点头称赞,不少人当场就咨询起购买流程。
从特色产品的生动推介,到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再到“良种”“良机”的硬核支撑,这些元素共同汇聚成榆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也让在场群众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分红签约增福祉 惠民活动暖人心
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让农民群众装满“钱袋子”、收获“幸福感”,才是节日的核心意义。
近年来,榆阳区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67.02亿元,317个行政村总收入超1.91亿元,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受邀参加分红仪式,上盐湾镇党街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马志成拿着分红确认牌,脸上满是笑容:“我们合作社主要发展育苗和设施蔬菜大棚产业,从2021年开始连续5年累计分红6万多元。每次看着乡亲们接过分红款时的开心模样,就知道发展集体产业这条路走对了。以后我们还要扩大产业规模,引进更优质的品种和技术,让大家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除了集体经济分红,“金秋助消费签约”仪式也让农户们吃下“定心丸”。陕西上河三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上游农畜产品所在乡镇及下游流通企业签约,涉及肉羊、肉牛、小杂粮、马铃薯等多个品类。“这次签约打通了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小杂粮以后能直接卖到东莞、北京等地的市场,再也不用愁销路了!”鱼河镇一位种植小杂粮的农户张健说,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明年他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心里有底了,干事就有劲儿!”此次签约不仅稳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还让农户的收入预期更明确,为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
活动现场,农业政策宣传与专家义诊专区同样人气旺盛。“同志,今年玉米的种植补贴怎么申请?”“我家的羊最近有点不对劲,您能给看看吗?”面对群众的疑问,工作人员和专家耐心解答、细致诊断。来自小壕兔乡的养殖户王建国说:“以前好多政策不清楚,想咨询都找不到门路,今天专家不仅给我讲了补贴流程,还教了羊的疫病防治方法,连用药剂量都写得清清楚楚,真是太实用了!这样的惠民服务多来几次才好。”
乡村趣味运动会则让节日氛围更加热烈。在趣味运动场地,“背篓投篮”项目正紧张开赛:起点处5个足球整齐摆放,终点规定区域内,接球队员双手紧握口袋,目光紧紧锁定起点方向,随时准备配合队友接球。金鸡滩镇工作人员冯剑峰擦着额头的汗水说:“农民运动会的比赛,比的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不管是赛场接力,还是村里搞发展;不管是推进产业项目落地,还是帮村民解决实际难题,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事干成、干好!”
丰收节活动虽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榆阳农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巩固“4+2+X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培育更多“头雁”带头人,到推广“良种”“良机”助力生产,在榆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丰收的故事仍在续写,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正徐徐展开。
“我将以本次丰收节为契机,厚植爱农情怀,担当兴农使命,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榆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白琛东说,未来榆阳区将继续聚焦“三农”工作,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